台风过后,“毒蚊子”正在你家偷偷下崽,疯狂开餐
虽然它体型微小、飞行能力弱,平时是个“户外咖”,但强风暴雨来临时,会找这些地方先“保命”——
虽然它体型微小、飞行能力弱,平时是个“户外咖”,但强风暴雨来临时,会找这些地方先“保命”——
广州疾控提醒,当前已进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截至9月23日,以下区域正在开展蚊媒传染病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请注意防蚊灭蚊。
近期台风过境带来持续降雨冷风凉爽,但更要注意防蚊因为25~30℃左右刚好是伊蚊最为活跃的温度区间而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由伊蚊传播01房前屋后不堆杂物,塑料篷布皱褶凹陷易积水02庭院天台闲置容器要加盖或收入室内,轮胎清理或丢弃03花盆托盘、水养植物、树洞及时清理
当前,省内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疫情呈多点散发、局部聚集态势,国庆、中秋人流密集流动等因素影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给我市带来的严重影响,积水等蚊虫孳生地增多,为进一步降低蚊媒密度、切断蚊媒传染病传播链条,市爱卫办决定在9月26
广州疾控25日发布最新提醒,当前已进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截至9月23日,广州以下区域正在开展蚊媒传染病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请注意防蚊灭蚊。
为应对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结合“双节”防控需求,揭阳市启动专项攻坚行动,核心内容如下:
家庭防蚊首先要翻盆倒罐,清理家里花盆托盘、地漏里的积水,水生植物经常换水(蚊子幼虫就长在水里),每周给花草换水时洗干净容器,暂时不用的瓶瓶罐罐扣起来。
广州疾控今天(25日)发布最新提醒,当前已进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截至9月23日,广州以下区域正在开展蚊媒传染病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请注意防蚊灭蚊。
它们借开学、旅行、秋游之机“潜入”日常生活,虫媒一叮一咬,可能引发持续高烧、关节剧痛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活动邀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和媒介生物预防控制科副科长张鹏,为志愿者开展专题培训,重点讲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控要点,增强志愿服务专业水平。
它们借开学、旅行、秋游之机“潜入”日常生活,虫媒一叮一咬,可能引发持续高烧、关节剧痛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善环境为重点,人人参与、共建共享”。而蚊虫的滋生与传播,恰恰与环境卫生、全民行动紧密相关,这也让防蚊灭蚊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
9~10月是我省蚊媒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温度降至25~30℃左右,这个温度刚好是伊蚊最为活跃的温度区间,加上近期降雨多,因此市民们更应该做好防蚊灭蚊的措施。
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均由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且无特效药,发热、皮疹、疼痛等临床症状相似,但细节各有不同。
近期,全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该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为防止疫情输入及本地传播,我市自8月起每周发布蚊媒监测结果,确保市民及时掌握风险,共同做好防控!
在今天举行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未来健康: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过去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些公共卫生事件与气候变化有关,但现在已有研究和证据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9月22日,呵叻府疾病控制办公室主任就登革热疫情发表评论称,雨季登革热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这是由于强降雨造成积水,为蚊子滋生提供了温床,而登革热主要由伊蚊传播。
9月的气温还未彻底变冷,仍然适宜蚊虫滋生繁殖。登革热的高发季节一般是5-10月,8-10月更是发病高峰期,所以当下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登革热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累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拉丁美洲地区、西太平洋区、东南亚区、东地中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患者里虽然轻症病人比较多,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此外,国外基孔肯雅热疫情暴发的地区仍有报道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尤其是婴儿、老年人(65岁以上)、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妇女、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免疫抑制者(器官移植、AIDS、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感染
防控指南明确,要做好物理屏障防护,免受蚊子叮咬,尽量选择配备纱门、纱窗的居住环境;要掌握科学驱蚊的措施,建议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进行室外活动,使用蚊虫驱避剂喷涂暴露皮肤和衣物;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定期清除家庭、单位范围的各种积水,积水处需定期疏通、平洼填坑,防